天使漫步IT工作室天使漫步IT工作室

【算法基础】冒泡排序与选择排序<一>

上大学的时候,在C语言课程上就会讲述冒泡排序,这应该是所有编程课里面都会讲到的经典排序之一。冒泡排序的思想很经典,也便于初学者来掌握,从而让广大编程者打开算法的大门。下面我们首先讲一下冒泡排序,讲完冒泡排序,我们会讲一下选择排序,之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讨论,是因为它们在排序思想上有所类似,但是又有不同之处。

一、冒泡排序
首先,我们来明确下排序的定义:将一组无序的数,经过代码排序以后,输出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的有序序列。
如无序数组:[2,3,1]
排序后结果为:[1,2,3]

那么,冒泡排序是怎么排序的呢?

(1)冒泡排序思想
记得大学老师跟我们讲冒泡排序的时候,就用了气泡在水中冒出来,气泡越大的水泡越有机会冒得更快更高(这里不是物理哈,只是直观说法)。冒泡算法的说法很形象,就是大的不算往上冒,冒过的泡不再冒,直到这个数组有序。

(2)冒泡步骤
把数组当做一组排队的人,并且编号。那么就有一个队列,编号分别为:2,3,1。

1.让排头的同学(即编号为2)往后面比较,如果自己的编号比后面的同学大,那么两者交换位置,如果不大,则让不交换位置。
2.当步骤一完成后,轮到位置为2的同学(此时编号为3,因为步骤1没有交换)和后一个同学进行比较,如果位置为2的同学比后一个同学的编号大,则两者交换。
3.不管交换与否,都会轮到下一个同学和后面的一个同学进行比较并视情况进行交换,轮到最后一个同学位置。
4.最后记录下已经冒泡成功的位置,下一轮比较序列中不再像该同学比较,直到整个序列完成(即冒泡成功的位置是2)。
那么,按照上面的步骤,无序数组[2,3,1]的排序过程为:

1.位置1的同学和位置2的同学进行比较,发现无法交换,此时序列为:[2,3,1],下一个交换位置为2。
2.位置2的同学和位置3的同学进行比较,发现可以交换,此时序列为:[2,1,3],下一个交换位置为3。
3.位置3的同学发现无法继续进行交换,此时序列为:[2,1,3],记录已成功排序数为位置3,下一次从头开始。
4.位置1的同学和位置2的同学进行比较,发现可以交换,此时序列为:[1,2,3],下一个交换位置为2。
5.位置2的同学试图和位置3比较,但是发现位置3的同学在上一轮已经比较成功,所以此轮比较结束,记录成功位置为2,此时序列为[1,2,3]
6.轮到位置1的同学试图和位置2进行比较,发现位置2已经是成功冒泡的位置,整个排序结束。
从上面可以看出,冒泡排序就是两两比较,两两交换,直到结束。如果对上面的文字看着头晕,那么这里引用一个网友的句子:

举例说明:要排序数组:[6,3,8,2,9,1];

第一趟排序:

    第一次排序:6和3比较,6大于3,交换位置: 3 6 8 2 9 1

    第二次排序:6和8比较,6小于8,不交换位置:3 6 8 2 9 1

    第三次排序:8和2比较,8大于2,交换位置: 3 6 2 8 9 1

    第四次排序:8和9比较,8小于9,不交换位置:3 6 2 8 9 1

    第五次排序:9和1比较:9大于1,交换位置: 3 6 2 8 1 9

    第一趟总共进行了5次比较, 排序结果: 3 6 2 8 1 9

第二趟排序:

    第一次排序:3和6比较,3小于6,不交换位置:3 6 2 8 1 9

    第二次排序:6和2比较,6大于2,交换位置: 3 2 6 8 1 9

    第三次排序:6和8比较,6大于8,不交换位置:3 2 6 8 1 9

    第四次排序:8和1比较,8大于1,交换位置: 3 2 6 1 8 9

   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4次比较, 排序结果: 3 2 6 1 8 9

第三趟排序:

    第一次排序:3和2比较,3大于2,交换位置: 2 3 6 1 8 9

    第二次排序:3和6比较,3小于6,不交换位置:2 3 6 1 8 9

    第三次排序:6和1比较,6大于1,交换位置: 2 3 1 6 8 9

   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3次比较, 排序结果: 2 3 1 6 8 9

第四趟排序:

    第一次排序:2和3比较,2小于3,不交换位置:2 3 1 6 8 9

    第二次排序:3和1比较,3大于1,交换位置: 2 1 3 6 8 9

   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2次比较, 排序结果:2 1 3 6 8 9

第五趟排序:

    第一次排序:2和1比较,2大于1,交换位置: 1 2 3 6 8 9

   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1次比较, 排序结果: 1 2 3 6 8 9

最终结果:1 2 3 6 8 9

总结起来,我们用一句话来描述:N个数字要排序完成,总共进行N-1趟排序,每i趟的排序次数为(N-i)次,所以可以用双重循环语句,外层控制循环多少趟,内层控制每一趟的循环次数。
(3)代码实现
其java实现代码为:

for(int i=1;i<arr.length;i++){ // 数据序列的长度,要排n个数

    for(int j=1;j<arr.length-i;j++){ //每一次要减掉已经完成冒泡的个数

        //switch the num
        if(arr[j]>arr[j+1]){ //如果比后一个大,则交换 
      int temp=arr[j];
      arr[j]=arr[j+1];
       arr[j+1]=temp;
    }
    }
} 

至此,我们已经完成冒泡算法。

二、冒泡排序复杂度
冒泡排序的优点:

每进行一趟排序,就会少比较一次,因为每进行一趟排序都会找出一个较大值。如上例:第一趟比较之后,排在最后的一个数一定是最大的一个数,第二趟排序的时候,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,同样也能找出一个最大的数排在参与第二趟比较的数后面,第三趟比较的时候,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两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,以此类推……也就是说,没进行一趟比较,每一趟少比较一次,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算法的量。

用时间复杂度来说:

  1.如果我们的数据正序,只需要走一趟即可完成排序。所需的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,即:Cmin=n-1;Mmin=0;所以,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(n)。

  2.如果很不幸我们的数据是反序的,则需要进行n-1趟排序。每趟排序要进行n-i次比较(1≤i≤n-1),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。在这种情况下,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:

3563609107.jpg

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:O(n2) 。

综上所述: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:O(n2) 。

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在n很小的时候,我们尽可以放心使用冒泡排序,简单易用。

标签: 算法基础, 选择排序, 冒泡排序

本站原创,欢迎转载,转载敬请标明出处:天使漫步IT工作室 » 【算法基础】冒泡排序与选择排序<一>
添加新评论